糖高了,是不是要得糖尿病了?关于高血糖你了解多少?
高血糖(hyperglycemia)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的范围。(饥饿时和饭后血糖水平的标准不同)
高血糖的标准
在临床上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.9~6.1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≤7.8 mmol/L。如果空腹血糖高于6.1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.8mmol/L,均可以称为高血糖。
高血糖根据病因在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高血糖和病理性高血糖。生理性高血糖去除诱发因素多可恢复正常,但病理性高血糖需要针对性采用药物、手术等方法治疗。
生理性
生理性高血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,可由情绪激动、饮食等因素引起,出现短暂血糖升高及尿糖的情况。但生理性高血糖可以随着生理性因素的消除而自行消退,一般不严重,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,不需要特殊用药。
病理性
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高血糖有空腹血糖受损(IFG)、糖耐量减低(IGT)和糖尿病(DM)。
IFG和IGT都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,有发生糖尿病的倾向,是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。
哪些因素会引发高血糖?
1、饮食
摄入过多的糖分,例如碳水化合物膳食和含糖饮料,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,葡萄糖溶解在血液中,这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。
2、缺乏运动
缺乏运动会影响血糖水平的升高。这是因为您可以通过运动使用能量来消耗葡萄糖,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,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也会导致血糖升高,因此根据自身情况,合理安排运动是非常重要的。
3、压力
压力会影响体内的荷尔蒙平衡并增加血糖水平。当处于强压力下时,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释放出来,这会导致身体产生大量的葡萄糖;另一个原因是,当感到压力时,往往会暴饮暴食,导致摄入大量食物而引起高血糖。
4、药物和疾病
某些药物和疾病也会导致高血糖。例如使用类固醇药物、患有胰腺疾病和甲状腺功能过度的疾病。
高血糖的症状有哪些?
当发生高血糖时,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:
口干、多饮:高血糖会导致身体排出水,这会导致强烈的口渴感,从而想喝大量的水。
多尿:在高血糖的情况下,肾脏会尝试将多余的葡萄糖排泄到尿液中,因此尿量可能会增加,从而导致尿频。
体重减轻:若血糖水平高并且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较少,或者胰岛素效果不佳,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多,那么体重将会减轻,因为身体无法将从饮食中获得的葡萄糖用作能量,而此时将会分解脂肪和肌肉作为能量来源,这会导致体重减轻。
疲劳:在高血糖的情况下,葡萄糖没有被体内的细胞吸收,能量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,这很容易让你感到疲倦。
难以集中注意力:高血糖也会影响大脑的功能,使得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等。
哪些人群易发生高血糖?
糖尿病家族史:血亲中患有糖尿病的人发生高血糖的风险相较于正常人群往往更高。
肥胖人群:对于肥胖的人,脂肪组织会扰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,这使得血糖水平更容易升高。
妊娠期女性:怀孕期间,胎盘会分泌大量激素,如雌激素、孕酮和瘦素等。这些激素会导致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降低,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,导致血糖升高。
饮食不均衡:高热量、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都会提高血糖水平,增加患高血糖症的风险。
缺乏运动人群:缺乏运动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,更容易提高血糖水平,因此定期运动对控制血糖很重要。
年龄≥40岁:随着年龄的增长,体内新陈代谢机能和免疫力下降等因素,导致人体糖代谢功能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强,血糖水平往往会升高。
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人群:长期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都会使血糖水平难以控制。压力荷尔蒙增加,这会提高血糖水平。
长期吸烟喝酒人群: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多种化合物,其中尼古丁是造成烟草成瘾的主要因素。尼古丁摄入会导致葡萄糖代谢改变和血糖升高,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发生风险升高的原因之一。
酒精被摄入体内后会在肝脏中被代谢成乙醛,而乙醛会干扰肝脏的糖原生成和释放,从而使得血糖升高。而长期喝酒则会使得血糖调节彻底乱套,时而低时而高,这将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。
虽然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,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,但长期高血糖将会造成糖尿病,且会引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,造成相应器官损害,如发生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神经病变、糖尿病足等。(关于这些并发症的危害,有兴趣可去看这篇文章“隐藏杀手”——糖尿病并发症)
因此注意饮食和运动,避免压力过大和改善睡眠,并定期进行与血糖相关的激素的检测非常有必要。